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南投縣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網視覺動畫 :::

字級:
:::
:::  
南投市農會
|南投市農會 南投縣農會為業務需要設有會務課、推廣課、供銷部、保險部、會計課、輔導課、食品廠及旅遊部等八部門。
除食品廠設在南崗工業區內辦公外,全在本會辦公大樓辦公。另有濁水肥料倉庫、名間農場、霧社農場等事業場。供銷部所屬設有農特產品展售中心二處。一處設在本會,一處設在南崗工業區本會食品廠內。

網站: http://www.naffic.org.tw/default2.aspx?EpfJdId9UuAsXUMmgmlARK6c1Kb1SjzM 回最上面
埔里鎮農會
|埔里鎮農會 埔里鎮農會為一地方性服務組織,針對農民、農事與農業生活所需,提供必要之服務,包含金融保險服務、農業資材供應、農民教育推廣活動,並協同農民開發各式農業產品,建立花卉、蔬果共同產銷制度,維護市場價格與農民利益,以光大埔里鎮農產發展。
網站: http://www.pulifarm.org.tw/ 回最上面
竹山鎮農會
|竹山鎮農會 1.本會創立於西元1914年名為有限責任林圯埔信用組合。
2.西元1944年2月18日改為竹山街農業會。
3.西元1946年12月6日改為竹山鎮合作社。
4.西元1949年11月30日奉令改為竹山鎮農會。
網站: http://www.zsfa.org.tw/ 回最上面
草屯鎮農會
|草屯鎮農會 民國3年(1914)4月創辦草鞋墩信用合作社.(日據時代)
民國19年(1930)4月
另設草屯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兼營農倉業務。(日據時代)
民國23年(1934)4月
兩組合併為草屯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
民國34年(1944)1月
改為草屯街農業會。(日據時代)
民國35年(1946)12月
農業會改組,分草屯鎮合作社與農會。(台灣光復)
民國38年11月
合作社、農會合併為台中縣草屯鎮農會。
民國39年10月
地方自治實施南投設縣,改稱為南投縣草屯鎮農會。
民國42年10月
農會改進辦法實施,重訂會員資格。
民國52年
改建新辦公大樓
網站: http://www.tsaotun.org.tw/default.asp 回最上面
集集鎮農會
|集集鎮農會 社會環境的進步一直緊隨著時代變遷而前進,尤其是台灣農村社會的發展過程是最明顯的例子。集集鎮農會自創立以來,隨著時代環境的進步發展,執行業務逐漸由簡而繁,由單純到多樣,服務項目更逐年增加;為提供完善、熱忱、專業與高效率的服務,建立良好良好的分工制度變成必需,組織體也隨著業務內容質與量的增加日益健全。而集集鎮農會目前的業務內容更是無限的擴大、增加,目標是以現代化、資訊化的服務品質走在社會發展的腳步之前,並期望能提供民眾迅速、實際、高效率的服務品質,積極增加就業機會與民眾所得產值提昇。
網站: http://www.fcic.org.tw/230/ 回最上面
名間鄉農會
|名間鄉農會 本會創立於民國三年,當時稱謂「有限責任湳仔信用組合」,民國二十五年改稱為「保證責任名間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民國三十三年改組為「名間庄農會」,民國三十五年再改組為「名間鄉合作社」,與「名間鄉農會」,合作社辦理信用業務、農會辦理推廣業務。於民國三十八年合併成為現在的名間鄉農會。為了加強服務農民、促進地方繁榮、縮短服務會員距離,於民國四十七年五月間先後成立大庄及松柏嶺辦事處。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間成立新街及赤水辦事處,復於民國七十三年九月適值創立七十週年紀念,並成立新光辦事處,本會共設置五個辦事處分佈於轄區內,構成服務網,確有發揮服務農民宗旨。
網站: http://www.miji.org.tw/ 回最上面
中寮鄉農會
|中寮鄉農會 中寮鄉位居南投縣中部,四面山峰丘陵起伏,群山環繞,是一「平地的山地鄉」。因山坡地佔去大部份的耕作面積,水利耕作不便,農作栽種以旱作為主。
   傳統農村形態的中寮鄉,早年因香蕉輸日而盛極一時,現今農田零星分佈,以栽種龍眼、竹筍、香蕉、柑桔作物為主。本鄉所產龍眼肉質飽含水份屬於上品,每當八月生產期枝繁葉茂、結果纍纍,待產季過後將生過剩的龍眼烘焙製成龍眼乾,滋補養頻,廣受消費者喜愛。近來,本會更積極投入藥用植物的栽種及藥膳食補的推行,並多次舉辦藥膳料理品嚐 、促銷及講習...等,致力為農民尋得另一個農業新機,而「 農特產展售中心」的成立,提供農民更多元的銷售管道,其中龍眼干、龍眼蜜、龍眼肉、二尖茶、桂圓紅棗茶、明日葉茶包...等,為目前本會所積極推廣之農特產品。
網站: http://www.clfa.com.tw/index.asp 回最上面
鹿谷鄉農會
|鹿谷鄉農會 鹿谷鄉農會長期來一直都秉持著服務的理念,提供本鄉五千多農會會員最優質的服務。不管是農業金融、農業推廣、農會資材供銷、農業環境的提升,全體人員無不竭心盡智,努力把所有的服務做到最好,也希望大家能夠滿意。
  未來的農業競爭,隨著WTO的衝擊、大環境的不景氣,以及政府農業政策的調整,基層的農民和農會一定要面臨嚴苛的挑戰,文益期待大家目標一致,將鹿谷營造為優質的觀光農業鄉,致力於茶產業競爭力與茶鄉旅遊環境的提升。相信以鹿谷的好山好水結合農業、旅遊、文化、生態美優勢資源,本會可以永續經營,農業可以成功轉型。
  休閒品質,是二十一世紀大家共同追求的普世價值,本會為大家提供最好的各式旅遊套裝,「好吃」、「好喝」、「好看」、「好玩」,保證滿足您所有的休閒需求。「如果您是旅遊行家,鹿谷千萬別錯過」。最後感謝大家對鹿谷的關懷和支持,也歡迎大家隨時來喫茶。
網站: http://www.lugufa.org.tw/ 回最上面
水里鄉農會
|水里鄉農會 本會日據時代隸屬新高郡集集街社子段,集集街成立信用組合後,水里為其分場,光復後集集街改為集集鎮,信用合作社改名為集集鎮農會,水里為其辦事處;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後成立水里鄉,將其辦事處改名為『水里鄉農會』。
隨著業務量之發展,陸續於民國四十八年設立上安分部、五十四年設立民和分部、五十九年設立玉峰分部,以服務偏遠村落之會員、擴展本會之業務。
本會依據農會法,以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知識技能、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生產收益、改善農民生活、發ˇ展農村經濟為宗旨。結合推廣教育、供運銷、保險及金融服務的綜合性功能組織,以供銷及金融兩事業部門盈餘提撥處理推廣教育及農民保險業務經費回饋於會員、回饋於地方。
網站: http://www.i-plum.com.tw/ 回最上面
魚池鄉農會
|魚池鄉農會 魚池鄉位於南投縣的中間地帶,山明水秀, 景色如畫,氣候溫和濕潤,鄉內觀光資源豐 富,有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淡水湖-日月潭, 以及九族文化村兩大觀光景點,大觀、明湖 、明潭三處水力發電廠,均靠日月潭之水力 發電,是本縣重要觀光重鎮之一。
本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海拔最高2110公尺,最低421公尺,年平均溫度攝氏20度,全年溫暖濕潤,適合中海拔農作物栽培,主要作物有:絲瓜、敏豆、胡瓜、茄子、筊白筍等夏季蔬菜,以及香菇、花卉、檳榔等經濟作物。
網站: http://www.fcic.org.tw/260/ 回最上面
國姓鄉農會
|國姓鄉農會 台灣是個雨水豐沛、氣候適中的美麗島嶼,農作物栽種種類繁多,很適合發展農業經濟。南投縣國姓鄉是典型淳樸的客家族群主要鄉村,有機栽種自然農法,向以青梅聞名採收、加工多採人工,國姓鄉的梅子,品質極佳,酸得夠味,為日本梅酒的主要原料,具地方特色之農特產品。青梅養生系列天然、健康及美味之外為探親訪友,送往迎來的最佳健康「台灣名物伴手禮」。
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GuosingTownship 回最上面
信義鄉農會
|信義鄉農會 信義鄉農會創立於民國41年,前身為信義鄉物資供銷會,民國50年12月奉令改組正式更名為信義鄉農會,民國67年增辦信用業務;復於78年設立食品加工廠、91年成立酒莊、96年設置專屬TALUGAN驛站並落成啟用。
本會係以服務農民、照顧農友,並兼負協力推動執行政府重大農業及金融政策,達成富裕本鄉農民,活絡農村經濟為設立之宗旨。迄今數十年之努力,透過綿密產銷班組織輔導運作,使得本鄉各項產業均占台灣農產品一席之地,例如青梅之輔導產銷加工、苦茶油的生產及利用、葡萄的推廣栽培、夏季蔬菜的穩定供應,進而推動設施栽培,均為農村注入無限商機。
網站: http://www.52313.com.tw/ 回最上面
仁愛鄉農會
|仁愛鄉農會 前本鄉為辦理鄉內農特產及民生必需品供銷,於民國40年代初期由地區農民等成立供銷會辦理各項服務業務,後因地方農民等發覺供銷會功能未臻理想,深覺本鄉如不自己成立一個獨立的農會來主導鄉內農業產銷等各項事務,本鄉農業將無法快速發展。因而於農民及地方人士的奔波與籌組後,終於民國54年 6月成立本會。
  本會成立初始,由於山區農業落後住民經濟力薄弱,因而業務主要在於農業產銷發展輔導及農需、民生資材供、運銷上,業務經營極為艱困。但;在配合政府農業政策與各任選任人員與總幹事及全體職工的戮力經營下,使得本鄉農業逐漸發展,不但因而改善了本鄉住民的生活,也讓本會業務有了長足的進展。
網站: http://www.renayvfa.com.tw/ 回最上面